笔者有一位朋友,家境还算富裕。有一宝贝儿子,上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儿子得了个全班第一,朋友便奖励他一台游戏机,同时还许诺,假如期末还要第一,送他一台奔四电脑。
针对朋友这种靠物资勉励孩子的教育办法,笔者并不同意。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同样要紧。精神鼓励可以令孩子愈加自信,感受爸爸妈妈温暖的言语和赞赏的眼神,从而加倍努力。至于物质鼓励,由于孩子还小,难明大道理,物质奖励对她有肯定的勉励性,这种奖励非常形象、非常直观,能促进孩子为了达成某一愿望而好好学习,获得进步。而一旦孩子的愿望达成,父母适合奖给她一件她渴望已久的礼物,让她感觉到成功的喜悦,再鼓励她继续努力,那样对孩子来讲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奖赏不是目的,而是辅助兴的评价,奖赏是对个体行为某种程度上的一定,奖励要用得适合,用得合理,不然,乱用奖励,反而会失去奖励本来的意义。表彰奖励也是一种艺术,父母要针对自己孩子的特征对孩子进行适合的表彰与奖励。
很多父母把奖赏看作是食物和玩具等物质的代名词,那就狭隘化了(父母学院:爸爸妈妈学习成长的最好学校)。通常来讲,深受学生欢迎的奖励有精神奖励、活动奖励和物质奖励等。其中精神奖励包含微笑、关注、鼓掌、表彰等;活动奖励包含与母亲一块玩牌、去公园、讲故事、帮忙包饺子,洗菜、拖地板、擦拭家具,看电视、电影、马戏等,与大人一去玩球、一块做游戏、一块去吃麦当劳等;物质奖励包含冰淇淋、球、书、杂志、气球、特别的零食、玩具、服饰等。
在日常,对孩子的奖励应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赏为辅。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一样,都是夸奖的积极有效的方法。每一个孩子有兴趣的项目是不一样的,爸爸妈妈可以参考孩子的具体状况从上述三个方面自行选择。
对孩子奖励应遵循中庸之道。当孩子有了小小的进步,大家父母要给予表彰,鼓励孩子愈加努力地学习,以便获得更大的进步。当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父母可以适合给孩子一些资金奖励,但金额不可以太大。同时要让孩子了解,奖励的这类钱是是他个人的,他虽然有权利决定这类钱的作用,但也不可以乱花,可以先把钱存起来,将来再用到该用的地方,让孩子从小掌握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