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地方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
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常见的运动。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
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
置关系。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地方发生了改变,大家就说这个
物体是运动的,假如地方没改变,大家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一样的参照物来察看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比如:坐在行使的火车上的乘客,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若选择他坐的座椅为参照物,他则是静止的。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该遵循有益于研究问题的简化这一原则。
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选择适合的参照物。
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地方是不是改变。
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地方发生了改变,大家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若地方没改变,大家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B、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
常见的还有千米、分米、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km=103m;1m=10dm;1dm=250px;25px=10mm;1mm=103m;1m=103nm。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正确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用法总结为六个字:认、放、看、读、记、算。①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垂直。
④读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⑥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长度的估测:受条件的限制,有时需要对长度进行估测,此时可以借用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譬如指头的宽度大约为25px,拳头的宽度大约为250px等。
2.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秒。其他的单位还有时、分、毫秒、微秒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s。
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停表、时钟等。
时间的估测:可以借用脉搏的跳动次数等对时间进行估测。
.误差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在测量中误差一直存在的。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防止,只能想方法尽量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b.减小误差的办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运动的快慢
a.了解比较快慢的两种办法
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的大小。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
b.速度
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概念: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计算公式:v=s/t。注意公式中每个物理物理量的意思及单位与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速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l。②常用单位:千米/小时,读做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③单位的换算关系:
1m/s=3.6km/h。
c.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①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却与路程和时间无关,由于物体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无论通过多远的路程,也不管运动多久。
②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对于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平均速度来粗略的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运动快慢。
③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式中,t为总时间,s为路程。
④正确理解平均速度:A.平均速度只不过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平均的快慢程度,它实质是把复杂的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运动来处置,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B.因为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因此在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路程,物体的平均速度不同。
所以,谈到平均速度,需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然,平均速度便失去意义。